复盘 | 易订货从创业到B+轮融资的4年成长关键历程

编者按:经历了传统管理软件的蓬勃期与第一代webSaaS软件孵化期,从0到1创立了中国第一款B2B移动订货客户系统的冯颉,在谈到公司发展四年来的关键历程时,谈了他的“创业感受”。2016年6月,李开复领衔的创新工场合伙人团队在与他面对面交流后,决定溢价估值进行B+轮投资。这个分享是2017年4月16日应邀在深圳“小饭桌创业CEO班”上的演讲纪要。以下,Enjoy: 创业思考的五个角度 首先,方向是根本,方向大于努力。方向源于趋势洞察,只有持久关注行业方向,才能培养自己对方向的洞察力。 譬如我认为,中国新一代消费升级及消费主流力量的崛起,催生新商业时代的来临,企业越来越注重品质,提升服务,希望基于移动,解决效率问题,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。这是未来企业软件SaaS服务的方向。 第二,团队。无论是2B还是2C,创始团队的搭建对于创业者来说都至关重要。这点不能草率,要选好人搭好创业班子。很多创始团队没走多远就开始内斗,都是创始人自己看人选人出了问题。 第三,节奏。公司成长需要节奏的把握,即便是合理的要素,节奏次序错了,就全部错。打对手也是打乱对手行动的节奏。节奏关系到创业整体的各个维度之间的整合与平衡,创始人需要未雨绸缪,提前把控,才能防患于未然。 第四,资本。2015年,我跟一个著名VC合伙人交流后,被他点醒,深刻意识到资本会改写商业规则,对资本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知。以前我们认为资本固然重要,但更多是靠自身实力。然而如今,资本的力量在当下的创业时代非常重要,创业者要学会驾驭资本的力量获得竞争力,两者同等重要。 第五是时运,一定要相信有些事情你是不可控的,要时刻注意不可控的黑天鹅,防止潜在竞争对手先你一步。时运就是当你蓦然回首,才发现冥冥之中会有一些变数。但是你还在那里坚持,于是你把握住了时运的先机。往往机会主义者把握不住大的时运,因为他内心没有定力。 以我个人为例,我是中国管理软件业从0到1时代的渠道分销从业者,连续八年做到在这个行业成为渠道专家第一品牌,并获得2006年全国十大CCO(首席渠道官)。我曾在做渠道总经理的时候,亲自推进了公司打造一款经销商订货系统MOP,这是我当初业务设计的重要一环。现在看来,无疑这是后来做易订货的前身。离开ERP领域后,我又做了7年SaaS创业,我们也是中国第一代SaaS创业者。总体来说,我在软件领域共有15年职业生涯,其中8年专注渠道,7年专注SaaS,最终创办铱云科技时,做了一个基于SaaS的全渠道营销互动软件,这是偶然决策吗?这里面其实都有我过去经历的影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。 好生意的机会,PK到最后,在于过去的经历和积累。作为创始人,要坚持下去,并对所从事的事业保持信念,这样就可以往一个方向不断的努力。 合伙人的选择 合伙人或联合创始人,是如今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。我们几个联合创始人之间,拥有超高的信赖度,组合在一起之后的实力非常强大。这是铱云成功的第一组织保证。 谈到合伙人选择,我认为信任第一,第二是价值观一致,第三是能力互补,第四是“一个中心”原则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合伙人团队既要志同道合,也要有一个领袖人物,遇到关键事项的分歧争议时,要有一个主动决断的人,其他人必须服从这个议事规则,而不是各说各话,议而不决。如果创始人之间能力重叠,没有互补,性格相互过于平衡,就一定会出现决策内耗,而内耗无疑是对创业团队早期最大的威胁。大家组合在一起之前要形成一个领袖的共识,否则走不远。往往这个领袖是第一个提出创业思想的人,是CEO,他是公司诞生的第一把火,也承担着最大的责任。 第五,创始人的格局决定公司的格局,这是马云在湖畔大学给学员讲过的一点。我认为当公司走到一定程度时,每个人都需要提升自己在人与事上的格局,要减少自己的私欲,特别是创始人团队要敢于舍得。如果创始人团队不能前进,资本或市场的力量也一定会介入调整。所以CEO更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创始团队的集体提能。 业务切入点的选择 业务切入点,就是创业的起点,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切入点呢? 第一,找准自己的基因。选择一个业务切入点,主观上是为自己,客观上是为利益。创业是你在一个行业深耕了很久,发现了一个商业机会,只要做好了就可以挣钱。相反,如果为了挣钱来创业,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。 第二,切入点就像打一场仗,一定要赢。打赢第一仗,对后面的战役至关重要。对于这一点,我最强的感知源于2010年,我们邀请周鸿祎来公司参观,他问我,“客户为什么要用你们这样的SaaS公司产品?客户的痛点刚需在哪里?”这个问题点醒了我,创业的切入点一定要考虑客户的痛点刚需。而那时我们做产品只是传统管理软件的在线化而已,并没有深入思考新产品给客户的独特商业价值。 基于此,我们做的第一个思考就是坚决不做企业内部管理系统,因为我坚信新商业时代,老板想的是如何让企业生意更简单而非让企业管理更简单。关于企业内部系统的需求都是伪需求,不是刚需,消费者对于痒点不会买单,痛点才会。 这个切入点不是好的趋势。 第三,要明白不同市场的区分。创业者所进入的市场各不相同,整体上来讲有三类市场:现有市场、细分市场和新兴市场。 对于现有存量市场来说,每一年都看得到30%-40%的增长,而细分市场则是需要培育的,新兴市场则是前三年看不到任何增长,但是当大势拐点出现后,整体的爆发力是相当惊人的。 其实,易订货团队当初在判断产品究竟处于何种市场时,也经历了一番思索。究竟是细分市场,是供应链软件当中的订单管理系统?还是新兴市场呢?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新兴市场,但是3年后,验证了的确是一个新兴市场在崛起。我们没有把产品做成一个现有市场的传统SaaS软件。 创始人应该懂得不同市场的不同策略是什么,做新兴市场要有足够的耐心,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。了解了这个策略,就能知道一个创业公司的未来会怎样。我们因为头脑中有了对新兴市场的三步曲应该如何走,所以这几年我们节奏很好,2年前的投资规划PPT和现在走的路没有大变化,是坚定的方向。 第四,产品是运营出来的,只要把握客户需求,通过产品的持续运营迭代,以及对客户市场的敏锐把握,就会发现产品的服务其实和最初你看到的并不一样。不要先做过多功能上的预设。 第五,先垄断一个窄道,企业服务市场最重要的是先占据一个小窄道,做好以后不断在窄道上树立品牌标签、战略压强,在窄道上的名声和能量会不断加大。如果没有在小的点成为第一第二的话,那么后期不死不活,挣扎的日子就不会好过。 关于坚持原则 对于“坚持原则”这四个字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。在铱云公司三周年纪念时,我曾经讲到“不忘初心,铱路向前”。 第一,中国只要有品牌商存在,每个老板都会有自己的平台梦,他们希望构建自己的专属全渠道营销互动平台,而电商公司只会在后期出现新的利益时束缚用户。相比之下,铱云希望给企业赋能,这就是我们坚守的初心。 第二,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,这跟创始人有关。有一些CEO会把没有自身性格的文字当做价值观,而忽视了创业公司核心文化其实和你的特质深度相关。你要发挥你的性格优势。一个公司的文化应该跟创始人性格的大面是趋同的,否则无法形成公司独特的调性。不同文化的公司都可以成功,但不要忽视创始人的性格对文化的塑造,他是驱动这家公司成长的精神动力。这是相辅相成的。无数优秀公司案例可以说明这点。 第三,文化落地需要结合业务,这就谈到了企业文化需要接地气,我们今天公司的价值观就是6个字——敢想、敢干、敢当! 这是我当年刚进入软件行业时印象最深的一句话。无论在什么位置上,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实践这六个字。创办铱云就是抓住云时代新商业软件浪潮的机会,首先就要打破传统软件公司的思想枷锁。 第四,明确做事的原则,不妥协。在这几年公司发展过程中,我一直推进这些基本理念影响团队延续至今。第一条是“有话直说,有话好好说”,这就是领导人要倡导的“透明“文化,讲话不要藏着掖着,要信息透明。第二条就是持续复盘的主动学习能力。第三条就是你要有品味。品位意味着高品质的思想,意味着极致精神和不妥协。没有品位的人首先是思想层面没有品位;其次是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,做事不认真;最后是在调性上,没品位的人不会坚持核心原则,他无所谓。 第五,迅速干掉无原则的人。无原则的人一般都是小白兔,他们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,通常都是“老好人“,而这些性格灰色的朦胧的人,在创业早期都是有问题的人,会影响有激情的人,需要及时清除。 我最痛恨的人,就是做事不较真,喜欢和稀泥,处事圆滑不思进取的人。敢想、敢干、敢当的人才是创业公司需要的人。 关于从0到1 《从0到1》是一本商业哲学书,如果没有一定的阅历和思想沉淀,可能看一遍不见得能看懂。这本书在我们一群CEO创始人圈子里影响很大,书里谈到了很多深刻的商业实践道理。 从0到1,是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,抓住机会,这需要的能力和魄力是不一样的,任何创业在做的都是从0到1的业务,反之,假设让已经在存量市场中做到很高层级的职业经理人再出来创业,如果他们没有从0到1的能力,是很难创业成功的。 第一就是亲舔狗粮,要放下自己,放低心态,深入到业务一线去做事。很多人丢不下面子,结果丢了里子。创业者就是归零心态,一切推倒重来。 第二是“反推机会”,就是说逆向思维,不要总顺着大家的思维来,要多从反面角度去反推机会,从而避开主流的竞争。创业公司反向去走的勇气是很重要的,我们一直在反着走。大家做企业内系统,我们就做企业间协作系统;大家觉得SaaS公司是一个软件服务公司,我们觉得SaaS公司未来应该是企业数据服务公司,而数据服务就必须要走向企业间的交易;我们同行很多人走的都是线下直销,我们却一开始就是线上电销,验证刚需后大力开拓线下分销渠道,并争做SaaS渠道模式第一厂商,就是打出有别于对手的独立标签。 第三就是从来不要用大战略去逆推产品业务需求。你一开始会有一个未来战略构想,我们会根据未来的构想去寻找业务需求,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,就是最终一定要遵从产品服务给客户的价值点来做产品运营,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公司抽象的战略规划去做产品,你很有可能会犯一些错误,因为产品服务是需要迭代的。比如微信的发展都是一步步迭代思考出来的。而相反,阿里巴巴做“来往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,阿里根据“要对抗微信”这条公司战略,做了类似的一个C端的产品“来往”,然而始终都不行,因为是跟随者。后来,“来往”死了,里面冲出来的一批核心团队,反向做B端客户,做了“钉钉”,反而活了下来。 第四,机会只给第一名,我很强烈地感知到这一点。去年,我们B轮、B+轮以后,听说我们的一些友商融不到钱,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,现在的VC很有钱,但强者愈强,他们一般会把资本、资源投给一个赛道上最强的那一两个。 第五,看得见的未必是真实的。记得2013年我创业时参加过一个微信的ISV伙伴分享会,会上构架了一个基于微信的新商业服务远景,当时我就认准B2B的移动订货一定是一个趋势,我要加强产品向移动端的战略倾斜,但是我们做了调整开发上线以后,并没有很快得到客户反馈,半年以后第一批移动客户才大批的出现。事实证明,在移动端上构架B2B业务就是不能忽视的趋势所在。创始人要有自信,要相信直觉,别人不会得到你的感受,因为他不是CEO,他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性格特质和你不对等,不同频。 因此,每家公司创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第一在哪里,要看趋势,用直觉结合数据分析,找到细分赛道的第一。 关于资本 第一,有钱就任性。这是说有了钱打仗就不会束手束脚。要有节奏地去打仗,在储备好粮草之后再打会更有底气。边打边找钱不爽。公司死掉的标志就是钱没了。 第二,资本可以改变竞争格局,这在当下的创业环境下尤其如此。 第三,顺着风口提前融资,指的是在资本风口上行的时候去融资,也就是天时。 第四,自身硬第一,这是指融资的时候,自身实力很重要,每隔几年,正火热的风口都不尽相同,现在资本也越来越趋于理性。自身硬代表要有实力跟资本去争取,去博弈。 第五,忽悠资本也会被资本忽悠。资本和创业公司之间有“绑架”关系,你忽悠资本的能力很强,可能一下子融了很多钱,但是资本也对你提出了基于你忽悠的一些数据要求,你为了满足激进的业务需求,甚至对赌,你可能把原先的业务节奏打乱了,方向扭曲了,结果可能却欲速不达。反而帮助后进者教化了市场。 我比较注重创业公司和资本之间的关系,要尽量找到VC圈中和你对味的贵人,作用还是很大的。他们可以找到厉害的人跟你交流,给创业者非常大的帮助。易订货的快速成长,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资本节奏控制点抓的好,大战之前我们把资金先期筹措到位,开打起来就系统出击。我喜欢聚集好资源后打系统战,如果没有充沛资金,势能无法最大化发挥。 关于CEO 毋庸置疑,CEO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就是灵魂。作为创始人,我们自己是否足够强大?是否敢于破旧立新? 第一,创始人要“偏执”。CEO在做事的时候千万不能中庸,很多投资人跟我分享,他们看早期在B轮以前的公司,其实都是在看人的性格,看人的时候就看CEO是否在某一点上有偏执的精神,而非四平八稳。性格决定重大决策力。 第二,主动学习能力第一,这就好像打败围棋高手的阿尔法狗一样,你有不断学习、不断训练、不断调优学习系统的能力,你就无敌。不懂可以学,有上进心。 第三,公司所有问题都是你的问题。公司所有好的东西其实也是老大的好,所有坏的东西也都是老大的坏,这是提供给各位创始人一个看问题的角度,你要有责任担当,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。问题的根本不在下面,本质还是在你。比如你发现公司业务发展速度方面有问题,说明你在用人方面是不行的,不匹配业务发展。 第四,杀伐果决与诚信。CEO在很多事情上拍板一定要果决,这对于CEO执掌业务的能力训练至关重要。做决策时不要试图讨好别人,不要惧怕冲突,你想清楚了就行动,决策要以目标为导向,你承担的是对公司所有人的责任而不是某几个人。而对应的另一面就是CEO做人要诚信。在重要的事情上你永远保持做事的原则,你身正,你做决策就不会顾虑太多。很多时候,下属在看领导决策,他们清楚谁对谁错,领导的决策导向和力度决定了他们接下来如何应对,以及如何评价你。 第五,用能够大幅解放你时间的人。如果说这几年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我能够快速成长,那是因为我很快的走出创业早期的凡事亲力亲为的阶段,提前布局寻找到了可以替代自己的人。第三年以后,我可以做到自己有50%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,用于自我思考和外部学习。因为有其他更优秀的人帮我把事情解决了,让我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。所以在公司高速发展时,CEO的责任是把握方向和控制战略节奏,低头做事的时间少,抬头看天的时间就多。你不看方向没人帮你看。 “小就是新的大” 最后,跟各位分享赛斯.高汀的一句话:“小就是新的大”。 只要我们找到高速成长的创新密码,在关键点上战略压强,“小”就可以成为新的“大”。因为过去的“大”已经变为一种负担,成为创新的窘境。 创新的核心是思想。作为CEO,当你在做不同的新业务开拓增长的时候,要问问自己,究竟给你所做的行业中带来了什么样的新思想?每一个创业者,你在细分赛道奔跑的时候,都应该有一个新思想去引领行业,这就是一个创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。 最后,我想总结一下今天和各位创业者的分享。首先,方向大于努力,创始人要看趋势,选择才会更有价值,而非一味埋头苦干。其次,成功源于专注,各行各业的创业赛道都不容易,要想成功,需要你更加专注。我相信,中国的创业环境会像国外那样,回归到科技创新,模式创新,客户价值创新,回到商业的本质。因为这是开放的互联网时代,全新消费理念升级的时代,用户只认可对自己有切实价值帮助的东西而不是一些虚名。企业要真正做到产品或服务对用户有价值,才是成功的关键。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创业感受,不是真理,和大家相互切磋。谢谢!
推荐文章